寻味处暑节气美食:跟着汪曾祺尝遍江苏时令鲜味

处暑已至,秋意渐浓,正是寻味江南美食的好时节! 作家汪曾祺笔下的江苏时令美味,藏着节气与风土的巧妙联结。从高邮咸鸭蛋到苏州塘鳢鱼,每一道菜都诉说着”不时不食”的饮食聪明。今天,就让我们循着文字的香气,解锁处暑时节的舌尖盛宴!

一、处暑吃鸭正当时:高邮麻鸭的百变风味

“秋天的鸭子最是肥美”,汪曾祺小编认为‘我的故乡’里面盛赞高邮麻鸭。这种名列”中国三大名鸭”的食材,因处暑后肉质紧实、油脂丰润,成为江苏人迎秋的仪式感。

高邮人吃鸭的花样堪称一绝:香酥麻鸭外脆里嫩,蘸着花椒盐能吃出层次感;老鸭汤炖得奶白,加把冬瓜祛燥又清甜;就连鸭血也能做成嫩滑的鸭血粉丝汤。最绝的要数咸鸭蛋——”筷子头一扎下去,吱——红油就冒出来了”,这画面感十足的描写,让几许读者对着课文偷偷咽口水?

二、莲藕毛豆消秋燥:水乡的”处暑五白”

处暑时节讲究”吃五白”,汪曾祺祖母中秋供月用的”连枝藕”正是主角。扬州宝应的莲藕生吃脆甜,熟食粉糯,做成藕夹更是外酥里嫩:两片藕夹着肉馅下锅炸,咬开时莲藕拉丝、肉汁迸发,难怪成为江南孩子的童年美味。

别忘了还有毛豆这个”营养王者”!汪曾祺父亲独创的酱香毛豆,用酱油糖汁收干,下酒一绝。寻常百姓更爱盐水毛豆配花生,傍晚纳凉时剥着吃,满手都是夏天的余味。

三、淮扬至味藏匠心:从软兜长鱼到镇江肴蹄

顺着汪曾祺的美食地图,淮安的软兜长鱼不得不尝。烫熟的鳝鱼丝急火快炒,夹起来软嫩得要用勺子”兜”住。苏州人钟情的塘鳢鱼更是讲究——取鱼鳃上两瓣”豆瓣肉”,二十条鱼才够做一碗雪菜豆瓣汤,鲜得让人咂舌!

镇江肴蹄则把”水晶美学”玩到极点:瘦肉如红玉,肥肉似羊脂,蘸着姜醋入口,卤冻在舌尖化作鲜香瀑布。这道已有300年历史的冷盘,如今仍是宴春酒楼的门面担当。

处暑的味道,是夏秋交替的鲜活注脚。 汪曾祺笔下这些接地气的美食,无需繁复烹饪,胜在时令馈赠的本味。这个秋天,不妨按图索骥,去江苏街头邂逅文字里的烟火气吧!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