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选择“豆豆排队”作为大班数学公开课主题?
“豆豆排队”是一节非常适合大班的数学公开课教案,它巧妙地将生活化材料与数学概念结合。通过绿豆、红豆、蚕豆等常见豆类,孩子们能直观感知大致、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。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幼儿“从做中学”的认知特点,还能在操作中培养观察力、逻辑思考和记录能力——这不正是数学公开课的核心目标吗?
教案亮点:
– 生活化教具:豆子大致差异明显,便于幼儿观察比较。
– 双重探索:先固定数量比长短,再固定长度比数量,层层递进。
– 游戏延伸:用海洋球、乒乓球和“走钢丝”游戏强化领会。
—
二、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《豆豆排队》实操步骤
1. 导入环节:激发兴趣,明确任务
提问引导:“豆豆王国来了哪些豆子?它们大致一样吗?”
操作指令:
– 每人分到绿豆、红豆、蚕豆各10颗。
– 在画有直线的纸板上分类排列,并记录数量。
目的:通过动手分类,让孩子初步感知豆子的差异。
2. 第一次探索:数量相同,比长短
关键难题:“都是10颗豆,为什么队伍长短不一样?”
幼儿发现:
– 蚕豆最大,排的队伍最长。
– 绿豆最小,排的队伍最短。
教师:数量相同时,豆子越大,排列越长;豆子越小,排列越短。
3. 第二次探索:长度相同,比数量
翻转纸板:提供三条等长线段,让孩子用不同豆子铺满。
惊喜发现:
– 铺满同样长度,红豆用得最多(由于小),蚕豆用得最少(由于大)。
记录与讨论:引导幼儿用数字记录,并分享观察结局。
—
三、怎样延伸课堂?生活化游戏巩固聪明点
1. 实物对比:海洋球 vs 乒乓球
提问:“用同样数量的球排队,谁的队伍长?如果排一样长,谁用得更多?”
孩子答案:大球排得长,小球排得短;排一样长时,小球需要更多。
2. 互动游戏:走钢丝
角色扮演: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直线,数步数。
思索:“为什么老师步子少,小朋友步子多?”
关联数学:脚的大致(类比豆子大致)与步数(类比数量)的关系。
—
四、教案反思与优化建议
这节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成功之处在于:
? 材料简单:豆子、纸板、记录表即可开展。
? 逻辑清晰:从具体操作到抽象划重点,符合幼儿思考进步。
? 互动性强:通过提问、游戏保持孩子专注力。
改进路线:
– 可增加“自在排列”环节,让孩子自主设计排队方式。
– 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,可引入测量工具(如尺子)量化比较。
—
小编归纳一下:让数学公开课“活”起来
“豆豆排队”教案证明,数学不一定要枯燥!通过生活化的材料、层层递进的难题和趣味游戏,大班孩子能轻松领会抽象的逻辑关系。如果你正在准备数学公开课,不妨试试这个教案——记住,好的公开课不是教聪明,而是让孩子发现聪明的乐趣!
> 小贴士:教案中的“豆豆”可替换为纽扣、积木等材料,灵活适配不同班级需求哦!